一文了解商用清洁机器人

发布日期:
2025-08-07

浏览次数:

现代社会,大型商场、写字楼、机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不断增多,清洁工作的需求愈发突出,商用清洁机器人由逐渐成为替代传统人工清洁的重要力量。这类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各类人员密集的大型场所,核心目标是通过智能化技术替代或辅助人工清洁,进而提升清洁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并保证清洁质量的稳定性。与传统人工清洁相比,它在复杂多样的商用场景中,能展现出更强的作业能力和适应性。

商用清洁机器人

一、商用清洁机器人的类型划分

商用清洁机器人可分为室内和室外两大类别,在此基础上还衍生出了立体清洁机器人。

平面清洁机器人多为自主移动机器人,适用于二维地面场景,采用紫外线或雾化消菌杀毒技术,能完成扫地、集尘、除菌、拖洗等地面清洁工作,针对常见垃圾污渍具备多种清洁功能,还能自主规划路径、乘坐电梯。不过,地面场景仅占整体清洁场景的一部分。

立体清洁机器人适用于三维空间,可在室内狭小空间同时进行多平面多任务清洁,承担镜面、洗手台、马桶等三维平面清洁工作,比如酒店内相关设施的擦洗以及玻璃墙面的清洁。由于要处理更复杂的清洁任务,其规划难度大幅上升,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并具备强大的软硬件部署能力,力控感知、视觉识别以及机械臂等技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室外清洁机器人主要针对购物中心、交通枢纽等场景的周边广场。这些区域面积较广,易受天气、扬尘、落叶等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人工清洁任务繁重。在户外清洁机器人出现前,已有小型清洁车辅助户外清扫作业。

二、商用清洁机器人的应用场景

酒店是具有代表性的室内清洁场景,可大致划分为大堂、走廊、客房和卫浴四大主要部分。大堂和走廊的清洁需求与购物中心、交通枢纽类似,以大面积地面清洁为主,适合平面清洁机器人。而数量众多的客房与卫浴设施,因标准化程度高于普通家庭,成为立体清洁机器人应用探索和算法积累的训练场景,未来有望向养老院甚至普通家庭拓展。

目前,商用清洁机器人已在多个场景实现盈利应用,包括大型商业综合体、交通枢纽、办公写字楼、酒店、医院、工业厂房、仓储物流中心等。

三、商用清洁机器人行业的现存问题

商用清洁机器人行业存在一些痛点。其一,灵活性和通用性存在短板,商用场景范围广、环境复杂,对机器人要求更高,比如办公区人员走动频繁、空间复杂,需要精准的定位、路径规划和避障等能力,但部分机器人在中小复杂场景中可能出现绕障不顺利、体积较大无法清洁低矮区域等问题,且功能局限于单一的“清洁”场景。

其二,对人工维护存在深度依赖,部分机器人的滚筒不能自清洁,也无法自动充电和加排水,需要特定人员手动操作,不仅没真正降低成本,反而增加了企业不必要的开支。而且,当前商用清洁机器人主要满足大场景需求,在一些小场景中,部分方案只能承担小部分标准化清洁任务,劝退了不少潜在客户,这也是市场长期低迷的直接原因。

四、商用清洁机器人的商业运营

从商业逻辑来看,商用清洁机器人与大型室内外业务联系紧密,具有降本增效的功能,但其产品从研发到上市及退出的流程很长。核心逻辑是基于替代或减少劳动力的投资回报率来进行产品定义和路线选择,进而搭建代理商分成价格体系和实际业务的标准作业程序,解决现场应用工程师和维修成本问题。如果产品效果不佳,仍需依赖保洁员手动解决,就会导致商业逻辑不闭环。

商用产品的选择常与公司利益最大化或采购利益大化相关,这是企业的投资选择,而投资必然要考虑投资回报率。业务受上级需求驱动,企业运营中存在信息茧房,决策流程每增加一个环节,信息传递就会更弱,运营成本也会持续增加。所以产品逻辑需要兼顾回报率和对实际运营人群的辅助作用,产品技术需恰到好处,商业推广要注重曝光,同时处理好产品渠道。由于产品需求分散,企业集中管理运营半径有限,无法统一管理众多需求,因此需要大规模铺设渠道,让渠道负责获客、疏通利益链条和处理售后,企业做好出货、品控和现场应用工程师管控,以分担巨额研发成本,否则可能因出货量少而面临困境。

商用清洁机器人行业曾受到关注,部分原因是头部企业的价格战以及大批有房产资源背景的人入驻,让市场对其消费属性有一定期待,投资人也看重其中的消费空间和购买力。同期,互联网渠道的介入降低了B端产品的销售门槛,一些产品在C端电商挂网销售,公开价格,改变了客户上官网询价的模式,让人觉得产品会有巨大增量。但实际上,这种零售方式并不适用于企业级产品。

对于B端客户来说,采购时会考虑经济因素,与传统清洁设备相比,新机器人的效率提升、成本节约和投 回报率等都是考量点,价格是核心因素,且存在招标、比价等环节及其他诸多问题,企业无法直接管控,只能交给代理商。行业内渠道相关规则难以打破,行业模式仍是传统的地推销售、大客户销售或代理销售。代理商模式有其优势,能承担更多资金池、维护客户关系和拓展市场,但也存在弊端,如代理商抽取费用会体现在产品价格上,价格不透明,厂商可能利用信息不对称赚取差价,渠道承担大量成本,若不剔除部分利益,合作难以持续。

五、商用清洁机器人的技术与市场

视觉、3D视觉、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等技术的发展,为商用清洁机器人行业提供了不少助力。

从市场情况来看,商用服务机器人注重“服务”,售前和售后都需要大量投入,尤其是在海外市场,需要对经销商进行多方面指导,这些都需要成本。

六、商用清洁机器人的出海现状

商用清洁机器人出海的大逻辑是,海外发达国家市场老龄化加剧导致劳动力稀缺,人力成本高,用机器换人在经济上具有合理性。但实际情况复杂,比如日本虽是高度老龄化社会,但店铺普遍小巧,不适合放置机器人,且日本市场对产品质量要求高,需要有深厚的商社认可度,中国厂家单纯进入难度较大,目前已有企业在日本市场较早布局,代理了不少品牌。

七、商用清洁机器人的未来发展

未来,若机器人成本降低,客户收回投入的时间缩短,行业逻辑会更加稳固。此外,场景越简单,落地应用越可行,这也是商用清洁机器人比餐厅服务机器人更具优势的重要原因。同时,工种的吸引力和枯燥程度也有影响,一些场所比餐厅、娱乐场所更需要机器人。

在海外市场,中国公司面临的大问题是难以找到合适的经销商或代理商,不易取得客户和潜在客户的信任,在海外的认可度有待提高。

商用清洁机器人行业汇聚了众多高素质创业者,从事的是需要耐心资本支持的领域。尽管目前存在诸多挑战,但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成熟,商用清洁机器人有望在更多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清洁行业向智能化、高效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