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分析

发布日期:
2025-07-23

浏览次数:

在当下,商用服务机器人正逐步成为各个行业提升效率、优化服务的得力助手。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最新研究显示,2024 年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出货量成功突破 10 万台大关,这一数据不仅标志着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预示着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商用服务机器人

市场增长态势:稳步上扬,前景可期

从市场规模来看,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据国际著名研究与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研究报告(2023)》,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21年接近20亿元增长至2023年约30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26.1%。并且预计从2024年的约30亿元增长至2030年将超过100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0.3%。

市场研究公司BlueWeave Consulting在其2024年4月的研究中估计,2024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32亿美元,到2031年甚至能达到72 亿美元。从全球范围而言,服务机器人市场发展势头迅猛,国际著名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在2030年将达到超100亿元。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应用领域聚焦:配送与清洁,两大核心驱动

目前,商用服务机器人主要集中在配送和清洁两大关键领域。2024年,在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中,配送服务机器人(广泛应用于餐饮、酒店、医院等行业)与商用清洁机器人作为两大核心应用类别,合计占据出货总量的绝大部分,成为推动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在配送领域,餐饮和酒店场景是主要的收入来源。以2024年全球配送服务机器人市场为例,其规模超3亿美元,餐饮配送机器人细分领域发展尤为突出。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对服务效率要求的提高,配送机器人在这些场景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配送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同时还能提升服务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且,商超、医疗等新兴领域也在加速引入配送机器人,进一步拓展了市场潜力。

商用清洁机器人市场同样表现出色。2024年其市场规模近5.6亿美元,人机协作模式成为主导,推动机器人在交通、教育、医疗、工业等多个场景中的快速部署。随着AI视觉、环境感知、多传感融合等技术的持续成熟,机器人逐渐具备应对室外清洁等复杂环境的能力,应用边界不断拓展。例如,在一些大型商场、机场等公共场所,清洁机器人能够高效地完成地面清洁工作,并且可以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整清洁策略。

竞争格局剖析:中国厂商崛起,主导全球市场

在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的竞争格局中,中国厂商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中国厂商在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中的出货量占比高达84.7%,规模优势显著。凭借在产品性能、智能化水平、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持续提升,中国厂商在全球市场中彰显出优越的综合竞争力与技术引领力。

从出货量排名来看,中国头部企业优势明显。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出货量前四的品牌均来自中国,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厂商在该领域的优势地位。

中国厂商的领先优势不仅体现在出货量上,在收入层面同样保持全球优势。随着机器人与用户业务系统的深度联通成为行业共识,其运行数据被广泛应用于支持业务流程优化与决策改进,推动整体运营效率提升。中国厂商在具身智能、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上的持续突破,以及在多场景落地中的丰富经验,为其在收入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并且,中国厂商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寻求第 二增长曲线,不少企业都在加快全球化布局,部分企业的机器人已覆盖超60个国家和地区,出海业务占公司总营收一半。

技术发展趋势:迈向具身智能,人机协同升级

展望未来,具身智能技术将成为推动商用服务机器人发展的关键力量,促使机器人迈向高度自主、人机协同的新阶段。未来的服务机器人将具备多模态感知、自主导航与任务调度能力,这将助力其在餐饮、医疗、交通等多行业实现规模化部署,成为智能服务生态的重要支撑力量。

目前,多家中国机器人厂商已经发布了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2024年4月,有厂商发布商用类人形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并且该产品已获得超万台首批订单,覆盖全球九大核心行业。同时,不少头部品牌也在积极研发包括人形、类人形等形态的机器人。业内人士认为,多款相关产品的发布标志着类人形服务机器人正式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类人形形态凭借移动与操作的平衡性,预计将在未来五年占据60%以上的商用市场份额。这种技术演进路径既保留了专用机器人的场景深耕优势,又为人形机器人的最终形态积累了关键技术。但要实现类人形机器人的真正普及,还需解决成本、技术和安全等一系列难题。

除了具身智能,大模型也成为重要的技术驱动。仿真环境与世界模型的持续完善,数据集共建共享等也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些技术的共同推动下,商用服务机器人将不断提升智能化水平,为各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应用和价值。